丁义江: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痔科”第九代继承人;全国中医肛肠专科医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肛肠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学组学术顾问。40余年临床实践,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力主革新,汲诸家之长,创造性提出了“功能唯先”的现代中医肛肠疾病重要诊疗理念,指出辨证论治为专科诊治的根本,以及提出了“注重症状,强调功能”、“局部与整体,内外兼治”的肛肠疾病诊治法则。针对四期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性肛瘘等系列肛肠疑难疾病,创新古代结扎、枯痔、挂线疗法,继承和发展中医结扎疗法、肛瘘定向分段挂线法、切开挂线缝合旷置法等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已成为全国中医肛肠科的经典。针对世界性医学难题—克罗恩病肛瘘,创立了“温阳透热,健脾泄浊”内治法和“溃结灌肠液”及“气药灌肠”的外治法,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全国推广。针对功能性便秘,应用“扶阳固本,升清降浊”内治法,并提出“针药并用”的方法,在全国率先组建了“便秘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使慢性便秘的诊疗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项目。“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目前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推广。
春季气候干燥,是肛肠疾病的高发季节。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以肛肠疾病的治疗闻名全国。而该院副院长,正在公示的全国名中医候选人丁义江作为丁氏痔科第九代传人,医院肛肠科的权威。针对便秘,痔疮等肛肠疾病的病情发展变化,本期名家访谈,我们专访了丁义江教授。
“丁氏痔科”第九代传人
作为“丁氏痔科”,丁义江年大学毕业后就与医学结缘,而且干上了家里的老本行。学习中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熟记中医当中许多较抽象的理论和药方,而且还学习许多中医临床技术。
为了让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除了要不断跟踪西医肛肠学的发展,而且还要学习中医有关知识。丁义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不断创新,研究改良了传统的痔结扎疗法,防止了并发症,如肛门狭窄、泄漏分泌物等,解除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有多项科研项目获奖,如研究分段齿形结扎疗法、中药珠黄霜促进肛门伤口的愈合的临床实验研究等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外,丁义江不仅继承发展了传统的诊断,而且还先后引进了下消化道动力检测技术、排粪造影、盆底肌电等高科技设备与技术,使得专科诊断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访问、作学术报告。
医生要有爱心,看病要会“察言观色”
丁义江始终认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有爱心,为病员解除痛苦,就是欢乐的源泉。许多肛肠疾病患者因为患病部位的隐秘与特殊性,往往羞于启齿、讳疾忌医,导致病情不断加重。这时,作为一名医生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做患者的贴心人,赢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丁义江瞄准学科前沿,对便秘一类肛肠动力性疾病从诊断到治疗、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直肠前突、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白术对结肠动力影响的临床实验研究等荣获三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年9月,在南京丁义江率领着他的肛肠团队,承办了第14届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术会议,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余名肛肠界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痔科”的第九代传人,丁义江荣耀担任第14届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会主席。
在丁义江教授的带领下,在以治疗肛门疾病为主的基础上,已形成“复杂性肛瘘”、“结直肠肿瘤”、“排便功能障碍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四个研究和诊疗方向。其中环状混合痔分段齿形结扎疗法、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综合诊治、便秘的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排粪造影、盆底肌电图、结肠传输试验诊断新技术、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综合诊治水平等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十人九痔,警惕肛肠疾病信号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顽疾。如果你感觉肛门处有异物感,甚至有肿块脱出、疼痛,时有便血,肛门瘙痒等,那你可能已经被这种病“盯”上了。
不过,丁义江表示,在某一天突然发现便池中有鲜红或暗红色的血,切勿盲目买痔疮药进行治疗,当然,便血最大可能是痔疮,但是还有直肠癌、直肠息肉、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等肛肠方面的疾病也可以便血。把直肠癌误诊为痔疮的教训太多了,医院门诊就诊所谓的“痔疮”患者中,最后被确诊为直肠癌的病例也不在少数。就算是直肠息肉,如不及时采用手术予以切除,也很容易发生恶变。
患了痔疮,是不是就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呢?丁义江说,一般情况下,用药只能解决发炎、水肿、疼痛等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劳累过度等情况极易复发,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较彻底根治。只有在患者出现手术适应症,如反复出血、脱肛等情况,才会考虑手术。对于仅有少量出血和一般性疼痛的轻度痔疮来说,病人只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就能痊愈。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如定时排便,蹲的时间别太长,尤其是不要有上厕所看书等不良习惯。平时可以多练练提肛,它能促进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一些轻微的肛门疾病,可以达到不疗而愈的效果。从饮食习惯来说,建议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治疗慢性便秘先调饮食作息
针对临床上慢性便秘日渐多发,让很多人痛苦难挨,对此,丁义江教授指出,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精神压力大等都会引起慢性便秘,治疗慢性便秘前,先把生活、饮食习惯调整好。
丁义江介绍,慢性便秘是指便秘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便秘。如果不尽早进行规范治疗,任其发展,严重便秘时甚至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很多人因为急于想治疗便秘,或者想减肥、排毒、美容等原因,长时间的服用腹泻药。有的女性甚至像吃保健药一样连续服用。但实际上对于便秘来说,腹泻药不是治疗手段,长期使用腹泻药会造成黑便病,加重痔疮的发展。
慢性便秘病因复杂,其中有一类是因为肠动力不足导致的。对于这类患者,其治疗的基础是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每天喝水达到1-毫升,摄入的膳食纤维超过25克,避免辛辣饮食,不要熬夜,定时排便等。另外,可以结合改善肠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丁义江提醒:“对于有每周排便次数小于2次、排干球样便、腹胀但缺少便意等症状的患者,医院诊治。”
编辑:乔大妹子
戚在兵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