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怀特博士也提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运动专家建议,如果单纯的走路让你感到乏味枯燥,不妨变着花样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在走路之前,我们首先要做好3项准备工作:
1.正确穿着。穿一双软底跑鞋,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穿一身舒适的运动装,有利身体活动。
2.热身充分。做做伸展、拉伸四肢的运动,防止运动损伤
3.带瓶水。运动时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
快走防病多项权威研究发现,坚持每天快走,能有效对抗糖尿病、减少中风、预防老年痴呆等。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还发现,每天快步走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几率降低30%。对更年期女性来说,快走的保健作用更明显,过了更年期,女性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几率会逐渐增加。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钟到1小时,其中风几率可以减少40%。
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60分钟。刚开始锻炼的人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频率和时长,先每隔一天走一次,从半小时开始,逐步适应后就要坚持每天锻炼。
一般人快走时,感觉有点气喘,身体出汗,就说明运动量达标了。有的人走路喜欢背着手,这样走的锻炼价值几乎为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挺胸抬头,收腹提臀,曲臂摆动。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快走时最好随身带块糖,防止发生低血糖意外。
倒着走治腰疼倒走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田径运动员受伤后,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身体恢复练习。后来就有运动专家指出,倒走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法。
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对久坐的人来说,通过倒走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和腰背酸痛之苦。
但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在倒走时,由于看不到后方路况,很可能会出现跌倒、磕碰等危险。另外,老年人腿脚不灵便,倒走不可能走太快,所以运动强度很小,对于心肺功能的锻炼作用很小,从健身效果来说很不经济。因此,老人尽量不要倒走。
建议喜欢倒走的人,尽量选择平整的路面,周围人比较少的环境,可以采用正走和倒走结合的方式,每天走半个小时,使身体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锻炼。
走一字步缓便秘运动本身就是改善便秘的天然处方,走一字步针对性更强。走一字步的要领是左右脚要轮番踩在两脚之间中线的位置,左右脚掌着地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侧扭胯,上身保持放松。
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
走一字步的运动量不用太大,把其当成每天健走运动的一个环节,走米就够了。另外,走路时需要注意,摆髋扭胯的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以免扭伤脚踝。
边拍边走呼吸畅走路时,两手半握,虎口张开成弧形。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手轻轻拍打左胸,左手则向右侧后腰处拍打。然后迈右腿,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后腰,一边前进,一边拍。这种走路方式可以锻炼肺部,有助于呼吸通畅。行走时,要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向前看。
甩手大步走不驼背老人常因背部肌肉薄弱、松弛,造成脊柱变形、驼背。走路时,不妨甩开手大步走,可让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张,同时,还能锻炼背部和腹部肌肉,减轻腰部负担。行走时要注意上身挺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迈步大小以两臂伸直的距离为宜,同时前后甩臂,一般以每分钟80~90步为宜
走走跑跑燃脂肪先做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再换一种时间稍长的低强度运动,从而给身体留出恢复的时间,叫做间隔式训练。与持续的有氧运动相比,间隔式训练法的运动强度更高,并且能减少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感。
同时,高强度的运动也使得脂肪燃烧速度加快。运动时,可以先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这样交替运动20分钟。也可以快跑60秒,然后快走3分钟,这样交替进行30分钟,长期坚持就能看到效果。这种方式强度比较大,运动完要抖抖腿,甩甩胳膊,放松全身,以缓解肌肉的紧张感。
正步走气质佳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始终以身体健朗、富有朝气的形象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王有一套独特的养生法。几十年来,女王一直坚持周末走步,她走步的方式很特别,采用的是“正步法”。正步走不用像军人一样姿势很标准,只要全脚掌着地,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持续到身体有出汗的感觉,就达到锻炼目的了。
踮脚走能护肾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肾气逐渐衰退,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骨骼、牙齿、耳朵关系密切,因此,老人肾气衰退主要表现为双腿乏力、牙齿松动、听力减退等。有这些症状的老人,不妨尝试踮脚走路。
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这样可以按摩足三阴,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但踮起脚尖走路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练习时最好身边有帮扶物。长期坚持,每次不可过量;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小黛切咧你学会健康地走路了么?小黛今晚就开始,人民公园偶遇吧!今天介绍个好姑娘给大家:徒手帮患者排便,这个姑娘真够胆!做医生难,做医助更难,医院的医助难上加难。医院专家介绍,来院的患者大都有排便不畅的症状,有的借助药物能够排出,有的则需要灌肠,还有的便秘十分严重灌肠也无法排出只能用手抠。上周,医院的熊医助在值班时就遇到了一位严重便秘患者。
徒手帮助患者排便患者感激不尽问姓名
4月20日晚上九点,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医院静悄悄的,走廊里空空荡荡,没有了白天的热闹。一楼大厅的灯光映到院外,照见一辆出租车缓缓驶来,缓缓停在院门。患者徐女士已经有10天没有正常大便了,腹胀如鼓不敢再忍,在丈夫的陪同下打车来医院。
“她当时已经憋胀疼痛的走不动路了,弯着腰被丈夫搀扶着小步走了进来。太严重了,拖得太久,灌了两次肠仍然无法排出。”看着患者难受的表情和家属惴惴不安的神情,熊医助心里也焦急如焚。“排泄物中有结块了的大便,估计肠道被硬便梗住了,我给你抠吧。”在家属帮助下,熊医助和一同值班医生把患者扶上了床。
“由于患者憋了九天,太多太硬,难抠。这一抠就抠了半个多小时,”熊医助回忆说。经过一番努力,最后最硬最黑臭的大便被抠了出来,宿便失去阻挡,顿时粪出如涌,床上地上溅的到处都是,走廊里飘来了一阵恶臭。
“长这么大,还没被谁这么伺候过。你叫什么名字?”患者恢复了些气力,感动不已,问熊医助姓名,说要好好感谢。
送走患者后熊医助清理了卫生,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值着夜班。
“你不怕脏吗?”有人问道。
“说实话,怕,但是患者的健康重于一切,我穿上了这身白大褂,就要对患者负责。”熊医助莞尔一笑。
熊医助正在查看患者伤口恢复情况
挂号、缴费、检查,每天徒步几公里
医院的医疗范围决定的,累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共性,医院工作则是又脏又累。医院每天都有很多患者就诊,很多是周边县市的患者慕名而来,人生地不熟,又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患者腿脚不灵便,对医院的就诊流程和科室位置都不怎么清楚,这个时候医助们就会担负起导医的职责,每天引导患者挂号、缴费、检查,楼上楼下到处跑。
走廊里时刻可见身穿白大褂的医助行色匆匆,往往座位还没坐热又开始跑动起来了。“我们多跑跑,患者可以少跑跑,一样的,就当锻炼身体了,”熊医助笑笑说。
值班主任:唐莉莉
责编:罗继梅
来源:每天学点小常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