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于年12月11日,由上海交通大医院崔龙教授担任主任委员。第一届专委会成员由全国从事炎症性肠病亚专科的26名外科医师及11名内科医师共同组成。专委会成立之际特别强调应发挥内外科共同合作,提高我国炎症性肠病的综合诊疗水平。
年7月8日第一届专委会年会——炎症性肠病多医院科教楼召开,会议云集国内外各地从事炎症性肠病的内外科医师百余人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崔龙教授就我国目前炎症性肠病诊治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在精准治疗的时代专委会应以优化炎症性肠病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己任。
随后来自英国St.Marks医院JanindraWarusavitarne教授对腹腔镜下IPAA手术进行专题演讲,他比较了传统开腹IPAA手术与腹腔镜下IPAA手术的差异,提出腹腔镜下IPAA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指出腹腔镜下IPAA手术难度较高。
我国目前开展腹腔镜下IPAA手术的结直肠外科中心较少,在场的专委会委员表示这应为今后努力的方向。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单位,医院的杜鹏教授分享了新华团队近年来在IPAA微创术式的改良与术后并发症的诊治体会,汇总了近例IPAA患者术后随访数据,着重探讨了对于如储袋残端瘘、吻合口瘘、阴道瘘、储袋粘膜脱垂以及一些罕见并发症如储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对措施。来医院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的周伟教授就穿透型克罗恩病的外科诊治策略进行详细阐述,他强调了对于穿透型克罗恩病的治疗秘诀在于内外科医师共同参与治疗,共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以及最佳干预时机。从而获得了在场内科专家的一致掌声。
研讨会同时邀请与吸引了众多内科专家的交流与积极参与。来自浙江大医院IBD诊治中心主任陈焰教授的演讲主题是“小医生的大梦想—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团队建设和医患协作”。陈焰教授以激情和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向大家剖析了在建立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团队的过程中的艰辛。在她的讲演中在场的每位专委会委员都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奋斗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不易,而现今在具有专委会的平台下多学科协作将突破瓶颈,专委会的平台甚至为特别疑难与重症的炎症性肠病患医院诊治的可能性。
医院的顾于蓓医师则对一系列炎症性肠病与肠道恶性肿瘤的误诊病例进行剖析,呼吁对于炎症性肠病的初诊也应采取MDT模式,在那些痛心的误诊病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是需要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结直肠外科、影像科、营养科以及病理科医师共同参与明确。
来自广州中山医院的郅敏教授以多年来丰富临床经验向大家介绍了各类难治性克罗恩病的临床演进过程以及处理技巧,并同时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人自己的难治性克罗恩病定义”。郅敏教授的讲授内容体现了多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已不再照搬“欧美指南”,而已经取得“中国特色”的进步。这使参会者都获得了很大的鼓舞和信心。
会议闭幕之际崔龙主任委员做了总结发言,崔龙教授表示,专委会目前已获得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本届会议将计划增补30名来自炎症性肠病领域的内外科专家。后续将进一步招贤纳士,在不久的将来炎症性肠病的亚专科影像学专家、营养学专家、病理学专家也将有望加入本专委会的团队。专委会的宗旨始终定位于以切实的多学科合作精神提高我国炎症性肠病的综合诊疗水平,造福于广大患者。会议在全体专委会委员与增补委员的微笑合影与掌声中圆满落幕。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IBD专委会
-7-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