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恬来源
男孩派(洞见旗下账号)不久前,我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因为父母吵架“离家出走”,把自己独自留在家中,于是忍无可忍在线训起爹妈。镜头前,小女孩生气地大声嚷嚷着:“为啥你俩吵架就说一个人的错?你俩说走就走,你姑娘我还在客厅玩呢!”只见她时而挥动着手中的羽毛球拍,时而用小手指着父亲,时而又使劲儿跺脚,显得相当激动。一时之间,网友们被这个“暴躁女儿”给逗乐了,几乎所有人都夸她伶牙俐齿,为大人的事操碎了心。然而,看着孩子盛怒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明明应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她却过早地像一个大人那般,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泼辣和老成。我想,这应该跟平日里女孩父母的经常争吵不无关系。一对爱吵架的爸妈,终究养出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娃。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曾说:“孩子能够清晰直接的感受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隐秘情绪,并能比我们更深、更直接地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因为他们没有防御机制。”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一举一动的直接投射。他们默默承接着我们所有的言行和情绪,并最终会更加夸张地反馈出来。正所谓,我们是什么人,我们的孩子便怎样。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吸收性心智”,指的是儿童“吸收和内化生活体验从而获得成长的心智”,一般出现在生命的前六年(0-6岁)。这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能力,能够让他们无意识的从环境中吸收信息,并快速的学习。儿童的任何所见所闻都会形成他们人生的早期经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孩子的心就像海绵,大量汲取着周围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不经判断,全盘接收。几天前,三岁的女儿在跟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只见她双手叉着腰,狠狠地朝对方喊到:“你有毛病啊!”话音刚落,我震惊了。这句话,分明就是我情绪爆发时的口头禅!再看女儿的样子,怒目圆睁、蹙眉撅嘴,那种神态活脱脱就是我的小小翻版。平日里,我总是教给女儿要文明礼貌、不说脏话,但是为什么,她还是学到了我如此不堪的一面?或许,是我不经意间的随口一骂,被她有心听了进去;又或许,是我无意识中与他人的交流,被她刻意模仿到了。我惊叹孩子的聪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之强的学习模仿能力;但我亦有深深的内疚与感慨,因为对于外界的任何负能量,他们都没有丝毫的抵御能力。尼采曾说:“孩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完全由环境和教育形成。塑造人的思维的,主要是未成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位老师,我们不会想到,自己的点滴言行,将会给孩子带去怎样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这张照片曾一度刷爆朋友圈。同样是在坐地铁,一对母子在静静地看书,而另一位家长则在玩手机,身边的女儿则探着身子出神地看着。有人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好不好,一定是取决于原件的。深以为然。我们期待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我们自己首先就得做到。曾荣获“年全球青年领袖”称号的金刻羽,有着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教育经历:14岁,获得美国顶尖私立学校纽约哈瑞斯曼高中全额奖学金,只身赴美留学;17岁,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哈佛所有的本科课程;25岁,拿到了哈佛经济学的博士学位;29岁,她已经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终身教授,并在经济学界光芒绽放。出众的才华,让人们记住了学霸金刻羽,以至于差点忽略了她的另一个身份——前亚洲投行行长金立群之女。实际上,她所有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父亲对她潜移默化的作用。金刻羽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书,经济、文学、历史、科学……什么种类的都有。每天,金立群下班后,一有时间就读书。吃完饭后,他经常会招呼女儿一起,听着音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问题。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金刻羽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中学时,她已经读过许多莎士比亚的原著。这一切为她今后的博闻强识和好学思辨奠定了基础。而在浙江宁波,有一位爸爸,为了激发女儿对古文的兴趣,自己先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千与千寻》改成了七千字的文言文。看到爸爸写古文,女儿也因此跃跃欲试,用古文写了篇《夏》,表现不俗。说起孩子在文言文方面的成绩,这位爸爸说,自己教育孩子主要靠言传身教。只要孩子在家,他就会尽量不看电视,如果看也会看一些纪录片和经典的动漫作品。其实,最好的教育,不仅是言传,更在于身教。我们总是羡慕着别人家的牛娃,却不知他们的身后,站着同样出色的父母。每一个孩子的成材都不会随随便便得来,任何得体品性的培养和出众能力的塑造,都离不开父母榜样作用的引导。美国教育部曾经开展过一个大型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叫做ECLS(EarlyChildhoodLongitudinalStudy)。这个研究随机挑选出全美两万多名儿童,追踪了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成长轨迹。在综合分析了孩子的出生背景、家庭结构、父母身份、养育方式、成长环境等等多种因素之后,研究最终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父母的育儿方式对孩子的成绩并没有起太大作用,反倒是父母本身的特点,比如受教育程度、在家是否经常看书、社会经济地位等,却跟孩子成绩的好坏强烈相关。你本身的样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有这样一个泰国公益广告。怀抱新生宝宝的年轻爸爸,正回忆着自己父亲带给他的影响。温暖的往事涌上心头,他恍然发现,不经意间,自己早已长成为父亲的模样。亲子之缘,血浓于水。我们孩子的体内始终镌刻着我们的基因,不可避免会带上我们的烙印。养育没有捷径,需要我们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但倘若能让这个过程变得轻松那么一点点,也一定只有一个方法——家长首先用心做好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而拿到教育上来讲,你若优秀,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变得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