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任制”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科室设置两个主任,一个是行政主任,另一个执行主任。
作者|龚婧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医院探索科室“双主任制”!
近日,据河南媒体报道,医院特聘南京中医药大学王业皇教授为肛肠专科诊疗中心“双主任制”学科共建主任。商丘市卫健委调研员朱伯健,医院院长李德怀、副院长张柏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业皇,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肛肠科医务人员及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据悉,医院重点优势专科,省级重点专科,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科室拥有着一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医师力量雄厚。科室开放床位56张,由丁建华名医工作室,肛肠重症门诊,女子肛肠病门诊,肛肠病区等构成
实际上,据了解,临床科室实施“双主任制”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报道在医改明星省份福建早有探索。
据报道,去年8月,医院医疗集团的5名专家医院,这5名专家分别来自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甲状腺乳腺肝胆外科、儿科,均为高级职称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医院是一家设立医院,年4月,医院成为医院医疗集团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
加入医联体之初,医院医院学科建设实行科室“双主任制度”,要派驻专业的优秀学科带头人,负责科室行政管理、专业技术支持和教学指导等工作,带领科室学科不断发展。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科室设置两个主任,一个是行政主任,另一个执行主任。
“双主任制”医院学科建设
实际上,早在年,当时的厦门市卫计委就印发了《医院柔性引进高级医学人才实行“双主任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了“双主任制”。
《办法》明确,“双主任制”是指厦门市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重点专科和规划重点建设专科,以柔性引进方式,医院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担任该专科主任(专称:“特聘主任”),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特聘主任全面管理科室的权力,并按照协议要求承担学科发展、科室管理、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责任。
同时,为配合特聘主任开展工作,保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厦门市医院在该专科选聘本院专家担任执行主任(专称“执行主任”),执行主任根据特聘主任的授权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具体工作。
为什么要实施“双主任制”?据《光明日报》当年的采访报道,当时的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坦言实施‘双主任’机制是被‘逼’出来的方法,厦门地缘优势和学术影响无法与“北上广”比较,引进高层次医疗专家资源很困难。《办法》也说得很明确,是为破解厦门市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难题,快速提升厦门市医学学科建设水平、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可以说“双主任制”缩短了打造人才的周期,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成本。
文件下发后,医院开始实施科室“双主任制度”。这其中,开业仅3年被称为“学霸”的医院医院就是一个例子。
年8月,医院开业运营,是医院唯一一家跨省紧密型医联体,开诊之初,医院就明确了各学科要实行“双主任制”。
医院在“双主任制”下,医院医院保持同质化的管理,医院临床、医技、护理等各学科实行双主任制,医院各科室主任和资深专家担任医院相应科室的主任及执行主任。在管理上,医院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则是医院相应职能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实现行政“垂直管理”,确保实现医、教、研及管理水平的同质化标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