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状态不外乎躺、坐、走、跑。游泳是换了运动介质的走或跑,至于飞翔,现阶段的人们是无法实现了,而跳却是登着阶梯向上跑的特殊状态。所以对我们来说,跑步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将自己送达目的地的最佳方法。都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有一类人,他们重视的是心灵的奔跑。钱峻主医院院长助理、九病区肛肠外科主任,他在闲暇的时候,从不喜欢打牌搓麻将,也不喜欢扎堆聊天听八卦。他皱着眉头坐着的时候,医院某方面的发展而操心,可能在考虑病人的治疗手术方案,而他突然之间的展颜,也许是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或疑难病症的诊断有了把握。医院和科室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余,回到家后,阅读管理书籍和专业书刊是他业余时间中很重要的一种消遣。在他家里的书柜中几乎全是管理和医学方面的参考书和专业杂志。对他来说,学习是生活的习惯。在专业领域里,他象海绵一样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他深深的感到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医院的管理上他紧跟院长的步伐,虚心向各位前辈学习;在科室管理上他思路清晰,运筹帷幄,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开会时高屋建瓴,指出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方案,这一切均归功于他对医疗时事的学习分析和敏锐的感觉。在疑难病例讨论时他侃侃而谈,从诊断思路到治疗方案,条理清楚;重大手术时切开分离结扎清扫,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查房时面对患者温文而自信,让患者如沐春风,同时令患者直面病魔信心百倍。这一切都源于他不断的学习和归纳,源于他对解剖、影像、生理、病理等各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对国内外专业理论的熟悉,当然也不能缺少上千台大小手术经验的累积。譬如一个外科急腹症,无论是谁也不敢在开腹前打包票,这时诊断思路和手术指征的掌握就相当重要,他抽丝剥茧的分析总能在迷雾中找到诊疗的方向。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他根据患者的各种条件,贴合病人的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譬如一例超低位直肠癌的病人,本来一并切除会阴部,做个永久人工肛门,可能是符合诊治规范、也是对于医师风险最小的选择。他偏不,他查资料,完善腹腔、盆腔的检查,积极的术前论证,成功在腹腔镜下根治癌肿,并为病人保住肛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套用他喜欢的《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话,“Nothingjusthappens,itsallpartofaplan.”(没有事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这都是计划中的一部分)。一个个手术的成功,也是这样浸透了他的用心。所以工作上处处都显示出他认真而较真的态度。
年与年,他两度仗剑西行,远赴重洋,到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中心及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习,回国后的多次报告会上,他深有感触的说,其实欧美医师在单纯技术操作上并不比我们国内领先多少,然而他们心无旁骛的对医疗技术孜孜不倦的研究和追求;他们对待工作、技术细节上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他们医疗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他们对医者、患者权利以及生命的极度尊重;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和人文关怀上近乎苛刻的要求;这些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医院正在倡导的“让医疗回归本质”的使命是相符的。
有时也诧异于他在生命的状态中,为什么几乎时刻都能保持着奔跑的姿态。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休息总是舒服的。他说,生命长河中,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暂了,想不留遗憾,必须奔跑。而院长一直保持着快跑的状态,所以我只能带着你们加紧跟上。所以让我们尊重生命,习惯奔跑。医院大门口张贴上夸张的大红感谢信感谢他时我们不诧异;当他利用业余时间在职顺利取得浙江大学的医学硕士学位时我们不诧异;当他在39岁获得主任医师职称时我们不诧异;当获悉他有一篇SCI文章在国外发表,影响因子为2.7时我们不诧异;当他被选为浙江省医学会肛肠学分会青年委员时我们不诧异;当他获得新昌县“十大杰出青年”、绍兴市“十佳优秀青年”及浙江省医坛新秀等荣誉时我们同样也不诧异。
其实在这世上本没有事是能随随便便发生的,让我们在生命中学会奔跑的姿态。
人医肛肠单剑锋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