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肛肠疾病的认识,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痔疮,或者仅限于痔疮。其实,除了痔疮之外,常见的肛肠疾病还有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肛门瘙痒症、直肠脱垂等等;另一方面,人们容易忽略的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长。
肛肠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全国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肛肠疾病发病率约为50%、城乡及男女差别不大、主要病种是痔病,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带来对人们饮食、作息、排便习惯等的影响,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临床表现
肛门肛肠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分别是:
便血可以表现为手纸染血、滴血或喷血、粘液脓血便等
肛门不适可以表现为疼痛、坠胀、瘙痒、里急后重感等
肛门脱出物可以表现为可自行回纳、需手托回纳、不可回纳等
大便改变可以表现为次数增多、大便变细变烂、间隔时间延长等。
危害
痔、瘘、裂等肛门良性疾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生活质量,但若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也可以导致贫血、营养消耗、肛门功能损伤等严重问题,肛周脓肿更是可以通过炎症蔓延而危害生命;结直肠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更是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位居前列,其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不言而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由于肛肠疾病的早期症状具有一定的自限性而又缺乏特异性,同时目前人们尚缺乏普遍的科学就医意识,再加上医疗市场不规范导致的“江湖游医”混淆视听、失治误治,导致人们容易忽略对肛肠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人们没有对肛肠疾病进行早期规范诊治的后果就是,可以及时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的病情往往发展至需要进行手术,可以通过常规手术解决的问题往往发展至需要多学科复杂的长期综合治疗,可以手术治愈的肿瘤往往发展至肿瘤播散甚至无法切除……这既是对病患的巨大打击,又是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
其实相对而言,肛肠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例如危害最大的结直肠癌,有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人群肠道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70-80岁达到发病的高峰;而肠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由息肉到癌变、原位癌到浸润癌,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0%;所以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建议40岁以上人群至少要做一次结肠镜检查,预防肠道肿瘤的发生。多在意一点,可能就是一次“自救”。
因此,要落实肛肠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方面要提高群众的科学就医意识,让人们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相关的临床症状、懂得选择规范的医疗机构进行专科诊治,另一方面也要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肛肠疾病的专科诊疗知识,提高社区医生、全科医生对肛肠疾病相关症状的警惕性,让就医群众的病情得到全面、系统的评估,同时医院对专科疑难急症的诊治水平,方便当地群众得到及时处理。
我院是广东省中医名院,肛肠科以中西医治疗肛肠疾病为特色,博取众长,吸取我院优势和现代手术技术的双重优点,建立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治疗肛肠疾病体系,医院肛肠科技术协作、共建特色专科。医院肛肠科专家梁学敏每医院坐诊、查房、病例讨论、会诊手术等,我院肛肠科与医院肛肠科的协作共建,让优质的医疗资源走进阳江地区,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详细咨询我院肛肠科副主任:庄雁副主任医师
·
供稿/医院肛肠科专家梁学敏教授
编辑/严静
审稿/邱宇星
责编/林茂儒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戳原文,了解更多资讯!医院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