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皮肤破损后,脓液漏出,那就形成两端开口的肛瘘了。是不是有些理解,但是还不是很清楚,好吧,看下面的图片,分步骤讲解:
先看解剖结构,如上图,按照数字顺序来,数字1是齿状线,因为看着像牙齿一样而得名,可以从图上看出齿状线是凸起的。
顺着看数字2,就是齿状线上方的柱子,叫做肛柱,也是凸起的。
那么数字3,在每个齿状线和肛柱之间,形成的凹陷叫做肛窦,也叫肛隐窝,直肠隐窝等。大家注意了,这个肛隐窝是朝上开口的窝,容易积累东西在里面。
最后看数字4,在肛隐窝里面,这是肛隐窝腺,也叫肛周腺,直肠隐窝腺,总共有5-10个左右,腺体可以分泌黏液,起到润滑和免疫作用。肛隐窝腺开口于肛窦处,向下向外伸展到内外括约肌之间,就是数字5和6之间。极少数可向外延伸更长。
看懂了解剖结构就好办了,因为肛隐窝是向内向下凹的,所以容易被粪便残渣、黏液残渣侵入,如果腺开口被堵塞后,细菌(大便、肠道里面都有细菌哦)会滋生导致局部炎症,形成脓肿。
开口已经堵住了,那脓肿会向下走,当然会沿最容易行走的路线蔓延,先聚集在腺体末端的空间,随着脓液越来越多,会向下向外蔓延,到达皮下。
上图向下的箭头处是肛隐窝腺,1,2,3是形成的各种脓肿,其中2是最常见的肛周脓肿,3是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右面是各种脓肿破裂后,形成的各种肛周瘘。从上图可以看到,瘘是两端有开口哦,一端是肛门内,一端是皮肤。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