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久坐还不爱运动,加上常吃肉类,口味偏重是小周患上肛肠疾病的重要诱因。
肛肠疾病是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十人九痔"的说法。据最近发布的《中国成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肛肠疾病的总发病率为50.10%,比40年前的59.10%下降了9%。肛肠疾病与个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工作环境、排便习惯、家族遗传等均有紧密关系。
吃肉越多,肛肠疾病发病率越高
据调报告显示,随着肉类食物摄入频率的增大,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存在升高的趋势。其中,每日进食猪肉者,全国总发病率为52.39%;每日进食牛、羊、狗肉者,总发病率为64.78%;每日进食鸡、鸭、鹅肉者,总发病率为59.17%;每日进食水产品及海鲜者,总发病率为62.51%,均高于平均发病率50.10%。另外,经常摄入辛辣食物者肛肠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较少摄入辛辣食物者。
不过,日常蔬菜、水果摄入频率越高,肛肠疾病的患病率就越低。偶尔或很少摄入蔬菜、水果者,比经常或每天摄入者患病率高10%左右。专家建议市民多吃蔬菜、水果,控制或减少肉类及其制品的摄入,不仅能预防常见肛肠疾病,对肠道恶性肿瘤等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排便时间5分钟以内发病率最低
良好的排便习惯,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肛肠疾病的患病率。根据最新的流调显示,平常排便时间在5分钟以内的城乡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最低,为44.41%,而排便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者患病率高达68.52%。
因此,就厕时应专心,速战速决,切忌看书看报分心,特别是现在年轻人一上厕所就玩手机,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应予纠正。同时,排便时切忌用力过猛,也不要忽视或抑制便意。有便意应及时排空,以免粪便干硬,导致便秘等肛肠疾病的发生。小贴士:便血不仅是痔疮、肛裂等常见肛肠疾病的症状,也是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检查确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责编炳森文/图炳森审校朱旭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