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营养物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术及化疗的患者,治疗前首先要评估患者的耐受性,比如:有无贫血,体力状况评分,心肺功能的评估等。临床常用的某些化疗药物也是一些营养物质的类似物。
因此,营养物质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承担着很大的作用。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肿瘤术前术后营养治疗”
(点击图片看大医生在线讲解)
上线大医生:臧卫东
医院
胃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警惕一些症状的存在.食欲、进食量:最近一周内的食欲及进食量有无下降;
.体重:近一个月到三个月内乃至半年内体重有无下降;
3.头晕乏力:是否贫血;
4.疼痛:长期疼痛影响食欲及进食;
5.长期发热:发热伴有代谢消耗增加;
6.吞咽困难、哽咽感:进食的质和量会下降;
7.胸、腹腔积液:伴有体内蛋白质的丢失;
8.恶心呕吐超过一周,伴随进食量的下降;
9.双下肢水肿:常因低蛋白血症所致;
0.长期的便秘腹泻等。
一些营养误区
饿死肿瘤
肿瘤是饿不死的,患者在饥饿的状态下肿瘤依然从身体获得养分,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患者本身的免疫力会下降,抗肿瘤的能力也是下降的。饿死肿瘤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不是单纯不进食或少进食,而是特定的营养膳食配比。
正确看待营养汤
煲汤味道鲜美,可以改善食欲,但是大部分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仍在肉里,建议合理的方式应将汤和肉一起吃。
“发物”
指加重或诱发一些过敏性疾病(哮喘、荨麻疹、急症或肝炎)的食物,如果不是过敏体质,没有上述疾病,是可以吃的。认为“不能吃发物”“只能吃碱性食品”缺乏科学依据。
错误认为白蛋白是营养液
其实白蛋白是血浆提取物,在急性重症时考虑应用,不能作为一个营养液输注。
错误理解输液才是营养营养吸收最好的部位是胃肠道,经口或胃肠道给予的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保护肠道菌群,除非无胃肠道功能或胃肠道不能利用,才会考虑输注肠外营养。哪些食物可以提升免疫力?多糖类食物经研究证明对免疫力有积极影响,建议多吃富含多糖类的菌类食物,如香菇、木耳、灵芝,以及银耳、竹荪等,此外还有植物多糖类如莼菜、萝卜等,但并不是短时间内大量吃就能提高免疫力,而是要长期有规律地摄入。
此外,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于肿瘤患者可以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
哪些食物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在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分辨很多会降低免疫力的食物,例如甜食,油腻食品、酒水等,甜食会影响到白血球的制造与活动,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高脂食物尤其当摄取了太多不良脂肪如反式脂肪酸,会使体内免疫细胞变得“懒惰”而无法发挥功能。摄入过多酒精也会减弱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并影响肝脏以及胰脏的机能。
患者没有食欲吃不下怎么那么?厌食是导致肿瘤患者营养摄入不足的常见症状,肿瘤本身分泌的厌食因子,会使患者生病前喜欢吃的食物变得毫无胃口,抗肿瘤治疗伴随的消化道副作用,往往使得进食这一人类生存的本能变成了艰巨的任务。
此时患者可以选择少量多餐,如食物制备成小份、餐间加餐的进食方式,如每日4-6餐。如果仍然饮食摄入不足则应考虑从其他途径补充,如果存在胃肠道功能,建议选择能量密度高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作为加餐,医院营养科能提供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或医用食品,营养均衡、全面,推荐用于肿瘤患者的口服营养补充。
大医生介绍
臧卫东
福建省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肛肠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胃肠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福建省分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第一届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肝转移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亚微外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节目预告今晚(6月日)0:00-:00
话题:
宫颈病变
嘉宾:吴冬梅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收听方式:
调频fm03.6、海博TV、蜻蜓FM、喜马拉雅FM
湿疹来袭,咋办?添加《共享大医生》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