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手术伤口分泌物,或者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通常培养的细菌都是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肠道中的一种正常菌种,当机体整体或者局部地区微平衡被破坏时,可转变为致病菌。抗生素的选择可以根据病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感染程度伺机而用。
首先,对于肛肠疾病手术,用不用抗生素、用多长时间的抗生素一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肛肠疾病术后伤口通常是感染性伤口,为了避免术后继发性感染,基本所有的肛肠科室,都会在手术前后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至于用药量与用药疗程,医院药剂科总的指导方针,他们根据药占比、细菌感染切口类型强制要求。
对于我们肛肠手术后的一些病种,本身是感染性伤口,输注抗生素也是一种预防性的用药,术后使用周期也就2-3天,好多病患很困惑,伤口那么痛,还在流血、流脓,怎么就不打针了,三番五次请求医生多打几天针。其实肛肠疾病手术伤口不是一期缝合的伤口,创面渗血、分泌物多少是一个正常的必须经历的过程。在手术初期,炎性渗出液比较多,伴随着炎性吸收,通常会发生低于38.5°C以内的发热,适当的选用2-3天的抗生素,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吸收热的发生。一般伤口在炎性期,疼痛比较明显,这个过程会持续7-10天,这段时间,真正重要的还是术后换药,保证伤口清洁、引流通畅,这样会让炎性渗出、渗血及时得到疏通,保证伤口可以在一个基本正常的生理环境下逐步愈合,所以重点不是用多长时间的抗生素,而是后期的换药中清洁伤口,嵌入引流,更换辅料等。
至于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抗生素,由于部位特殊,再针对肛肠疾病菌群,通常选择头孢菌素类较多,对于头孢、青霉素过敏者,可以适当选用如前文提到的左氧、甲硝唑、替硝唑、乳酸环丙沙星、克林等。通常使用的这些抗生素属于广谱类抗生素,随着临床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日益显现,细菌的耐药性正逐年增强,因此,术后如果没有出现继发性感染迹象,不可大剂量、长时间、不规则使用抗生素。这批病患当中,有两个肛周脓肿患者,由于病患本身原因,仅仅输注了两天的替硝唑和乳酸左氧,目前已经术后10天,病患伤口也很干净,没有异常的脓性分泌物,没有腐臭味,也没有出现发热等感染迹象,所以术后抗生素不需要打很长时间、也不需要使用那么高级的抗生素,甚至更进一步的想,对于那些不愿意输液的病患,以后能不能就口服吃点相关的抗生素就行了。
还有些情况,其实还是建议输注一定疗程的抗生素的,比如术后伤口引流不畅,空腔间隙清理不到位,或者肛周脓肿自行溃破,对于这类的情况,输注一定量的抗生素的话,减少组织炎性渗出,可以加快炎性吸收,避免时间迁延形成多发性脓腔、瘘管。
所以抗生素选择与否不可一概而论,切不可盲目的输注抗生素,在输注抗生素的时候要有针对性。
上一篇:谈谈肛肠疾病静滴消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