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天眼新闻百家号」
当前,我省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重大项目、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等,都是各地发展实体经济的热词。与此同时,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让贵州参与经济全球化步伐越来越快,众多加工贸易企业、特色产品生产企业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省各地。
本报派出多路记者,搜罗各个市州畅销省外乃至国外的产品,展现我省此类生产制造企业订单化生产、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的生动发展场面,以飨读者。
每天,在亚狮龙贵州锦屏工厂,超过10万只羽毛球被生产出来,运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亚狮龙,一个源自英国的知名羽毛球品牌,为何选择了贵州锦屏?
锦屏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很适宜鹅的养殖,当地也一直有养鹅的传统。在选择招商引资企业时,锦屏县充分考虑了引进企业对本地产业的带动,把目光瞄准了羽毛球制造,并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其有针对性的招商政策正好符合南京亚狮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投资需求。
“生产羽毛球从原料到成品出厂需要30天,对资金需要量大,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也大。”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胡兵说,锦屏县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内修建了标准厂房,企业只需自己安装好设备就可以生产,省掉了企业自建厂房的时间,5年后企业再对厂房予以回购,“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投资压力”。
“亚狮龙锦屏工厂是我们全国17个工厂中,最西部、也是最偏远的一个,但这里的技术和其他厂是一样的。”胡兵介绍,从年建厂至今,锦屏的工厂已经花了多万陆续更换设备。
“以前给插好羽毛的球扎线就需要两名工人,一个把线扎上,另一个才把线绑起来,4个人扎线的速度才抵得上一台机器,现在把两道工序合成一道了,全部由机器完成,效率更快,扎线质量也更高了。”胡兵说,“我们现在有名多工人,月产羽毛球25万打,要是换在10年前,这个产量需要多人才能完成。”
亚狮龙锦屏工厂里每天消耗的万片羽毛,每片都有各自的数据。为了实现对羽毛精准分类,生产线上要给羽毛拍照、测算弧度、拱度、羽轴长度以及是否有折痕……根据这些数据把羽毛分为上千种,再把数据相近的羽毛归为一个级别,同级别的羽毛生制造的羽毛球,飞行和旋转都更稳定。
“质量是亚狮龙一直牢牢占据行业龙头的核心,而技术就是我们的保证。”胡兵告诉记者,一旦有什么新的生产技术,亚狮龙绝对是第一个全面铺开使用。
经过4年多的发展,贵州公司产量占亚狮龙整个公司的百分之四十,而亚狮龙的羽毛球产量大概占全球的25%,全世界每产出10个羽毛球,就有一个来自贵州锦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钱仕豪
编辑石含开
编审沈安永